设为首页 | 收藏本站
 

“淮阴市”碑归属考辩

发表时间:2020-03-31 17:10作者:张璞来源:淮安

在久经历史沧桑洗礼的淮安古城上坂街北首与北门大街交汇之处,座北朝南立有一方石碑,此碑突出于北门大街南首绿岛中央,高三米有余,宽不足两米,上有黛瓦四角翘飞碑楼,下有青石碑座,碑身镶嵌于青砖砌裹之中,保护慎为妥当,虽非帝王惠赐御碑,但巍峨程度可与其相媲美。碑身正面阴刻有楷书“淮阴市”三个大字并镏朱赤之色,落款留有“知府王廷器重修”与“东鲁刘大文题”字样,两侧青砖之上留有砖刻碑联,上联书“王孙遗址”,下联为“国士流芳”;碑身反面刻有“汉淮阴侯韩信故里”镏天蓝之色,两侧青砖之上仍有砖刻警示联一副,上为“文官下轿”,下为“武官下马”。

据此碑所留落款名讳查阅相关及志书、史料正其年代,得结论现存“淮阴市”碑应初建于明朝宣德至正统年间,后毁,建者王廷器。百余年后由万历任淮安知府刘大文重修。

此碑因正面上书“淮阴市”三字,以及近百年来地名更改等原因,归属问题在近几年颇受争议。目前流传甚广的有两个版本,其一是淮安民众所熟知的“汉淮阴是晋山阳”(清高宗乾隆帝第三次南巡至淮安城时作《过淮安城》诗之句),即此碑为楚州区历史变迁及人文怀古的力证,其次则是近几年淮阴区文史书籍中所提到的“此碑建于唐代,原立于淮阴区码头镇,后被好事者移至淮安城内”两种说法。为何立于楚州区的一方石碑会引来如此争议,还需得从此碑正面所书“淮阴市”三字说起。

“淮阴”,秦王政二十四年灭楚后淮安建县始见其称。秦属九江郡,汉属临淮郡、东海郡①,因地处淮河之南得此名谓。“市”即“市口”、“市井”,古时指商业交换场所。淮安自隋起,“依傍运河,幅员广袤,水陆辐辏,东南一大都会也”②。明清时期,淮安作为全国漕运指挥中心、全国最大的盐业集散地,经济、社会、文化事业发展至鼎盛,加之国朝各级官署城中驻节,以至“官比土民多”。朝廷大员与盐商的聚集,漕运的发达,经济的鼎盛,市井的繁华,社会的和谐,引得全国各地文人纷纷来淮,游玩、访学、作诗、咏景、著述、刊刻。时淮安府城已并称于“淮、扬、苏、杭”四大都会,成为繁荣之城、文化之城。由于城市经济实力的殷实,加之重文的政治氛围,世居淮安的官宦、富商、文人、骚客多作文,时常用以淮安故称“淮阴”二字作称以示古朴风雅,且在众多赞淮咏淮的诗文美篇中有所表达,此种文化现象在明清时期表现尤为突出,时“淮阴”二字已成为淮安的代名词、别称,并出现在各种史、志、词、文当中。据《淮郡文献志•郡县沿革•二》(明刻)中载:“山阳县汉置淮阴县,莽改嘉信县,晋山阳县,后魏淮阴郡,东魏淮阴州……”在郭沫若主编的《中国史稿地图集》中标明:“淮安,春秋属吴,战国属楚,秦时置淮阴县。”王力教授在其主编的《古代汉语》中,对《史记淮阴侯列传》也有如下注释:“淮阴,秦县名,在今江苏淮安县。”在《中国古今地名大辞典》《附录》《各县异名表》中载:“异名:淮阴,今县名:江苏淮安县(淮安区),旧称:淮安府”;中华书局1981年版《历史人物传记译注》《淮阴侯列传》中注:“淮阴,秦县名,在今江苏省淮安县(淮安区);唐代淮安诗人赵嘏在他的《忆山阳》诗中自署淮阴人氏;明代著名文学家、《西游记》作者吴承恩在撰文时都署称“淮阴吴承恩”,吴承恩还曾为河下状元沈坤之父撰写墓志铭,其中有句便是:“奉母柩还葬淮阴”, 状元沈坤的双亲安葬于淮城东郊花庄村外;清代著名中医、《温病条辨》作者、吴瑭也自署“淮阴”;当属扬州八怪画派的淮安画家边寿民自署“淮阴边寿民”,郑板桥曾赠诗于边氏,题为《淮阴边寿民苇间书屋》,边氏善画芦雁,闻名于世;淮安城内还有“淮阴驿”,史始建于宋,是封建时期淮安第一大驿站;城内还有淮阴书院;在《钵池山志-古迹志第三》黄达《游爱莲亭记》中云:“距淮阴城北十五里,水流潆洄,树木相蔚,有亭翼然,参差掩映,厥名爱莲,盖取周茂叙诗意而颜之也”,此淮阴城即为淮安城,北十五里过钞关后即为钵池山;清末,福建会馆在淮安城北河下莲花街建天妃宫,留有碑记,其中有句:“丙戍年春,淮阴城北莲花街重建”,文中“淮阴”即指“淮安(楚州区)”;开国总理、一代伟人周恩来同志在1915年天津南开学校学习时,曾写过一篇回忆自己故乡的作文《射阳忆旧》,其中云:“淮阴古之名郡,扼江北之要冲,清时海禁未开,南省人士北上所必经之孔道也”,“热闹繁华,俨然省会”。在《周恩来家世》一书中对此文加以注释:“淮阴,是古时淮安名士对故乡的一种别称,并不是指现在的淮阴”③。如此等等,真是不胜枚举。况且建碑之时,明清之季已无“淮阴”建制,此时所称、所著、所载、所刻实乃文人怀古、习俗概称。

明清时的淮安府城同为山阳县城,府、县同治,始源由秦汉淮阴故城发展、移治而来,《前汉书•志》中云:“临淮郡所领之淮阴、射阳二县,今为山阳县④、阜宁县”。在淮人卢福臻所著《咏淮纪略》中也早对淮安行政中心迁移状况及城内的“淮阴市”碑题句释云:“淮阴县已非,谁识淮阴市,万历一碑题,建置传伊始”。此句客观的说明了淮城是承接秦汉“淮阴故城”政治命脉的正统与延续。明朝之时“淮阴市”碑刻、立,侧面反映了当时淮安市井的欣欣向荣和府城的繁华、社会的稳定。

秦汉淮阴故城的中心行政能力到后期逐步被唐、宋楚州城,元、明、清淮安城所代替,但其“本身”仍为后朝淮安府城的精神载体,今只知“去今淮城五十余里,县废城圮”,郭沫若、王力、王伯祥等学者虽曾竭力考证和论定,秦汉淮阴县治在清江市(清河区、清浦区)东南淮安县(今淮安区),但其故城遗址至今尚未被考古发现,暂不可断言其准确性。这里提到的“秦汉淮阴故城”并非指今码头镇或其附近的唐宋“淮阴县城”,码头镇作为旧“清河县城”为实,与秦汉“淮阴故城”按史料分析可能无关,只要考证一下清河县和码头镇的建置历史,便解此疑。据《淮郡文献志》载:“清河县,本泗州清河口地,宋置清河军、清河县”;“码头镇,地处淮、泗之会,为北魏郡置也,故当涂之故城也,宋清河县之城址也”。上溯其源,大清河北岸为淮曲之阳,汉时有“曲阳”之称;码头镇,秦时属薛郡“下相”之地,西晋改称“泗口”,东晋始称“马头”,初置“淮阴县城”,后几百年时间,又地处“涟水县界”,北宋始置“清河县城”⑤。由此可见,秦汉时期码头镇及大清口一带,只有“下相”、“曲阳”之称,从无“淮阴”之谓。因此,断言秦时淮阴县城就是今码头镇,显然是没有历史依据作为其支撑的,更没有得到历史学界所认可。码头镇今虽留存有漂母墓以及清末与民国时期墓碑和禁止取土碑刻予后人瞻仰,但经洛阳文物专家进行专业勘探、考察与分析,已确定此墓为清朝遗墓,而并非秦汉时期,漂母墓更是子虚乌有。后世这种示前人警后代的做法确实值得后人学习,但对于严谨的历史文化研究以及考古工作,还需要确切的秦汉时期城池断代层的发掘才可明知后代。

秦汉时期的淮阴故城作为淮安历史上最早的行政中心,养育了无数的文武大家,如大军事家、“淮阴侯”韩信及“一饭感王侯”的漂母;汉赋大家枚乘、枚皋父子等等。据 《山阳志辨讹》中所载:“古淮阴城也,信所游历处,如淮阴市、胯下桥及韩母、漂母诸冢......久无遗迹可考”。现存与“淮阴市”碑相关的史料相对零散,据传此碑是当年为受封韩信为“淮阴侯”时所立。

《乾隆淮安府志》卷二十八《古迹》中载:“今府市口有淮阴市碑乃后人所立”。并非“原立于淮阴区码头镇,后被好事者移至淮安城内”。加之此碑落款名讳历史查询清晰,前者王廷器乃山阳人并镇淮安城,后者刘大文任淮安知府四载有余,且明朝立碑之时更无淮阴建制,淮阴故城更是无存寸砖片瓦。如传所实,此碑汉时确有且实,但到明朝之时也已历经千余年沧桑风雨,蚀碑残石也早已荡然无存。明朝宣德至正统年间,由镇守淮安的都指挥佥事兼镇漕运兼左军都督佥事⑥王廷器⑦根据传说或志书记载捐资重修,名为重修,实为新建,后毁。百余载后,万历二十五年任淮安府知府刘大文⑧根据当朝史载重建,亲自题写碑文重新勒石,并复王廷器重修落款,署知府之名,立于府市口。万历年间淮安知府刘大文所修之碑,一直传古至今。

此碑原址于上坂街北首,碑身为南北朝向,但古时城以巷连,又因其位处府市口繁华地段,东又为府署,来往文武官员到此又必须落轿下马,尤其知府官轿进出甚为不便,后任知府便将其改为东西朝向并贴于上坂街西侧潘干臣家东山墙,此后进出方便,“不必多礼”。时“淮阴市”有碑楼,外观类似土地庙,南侧是居民潘干臣家正房北山墙,西是潘家附属房的东山墙,北临府市口,东是上坂街街道。至1968年文革时期,“淮阴市”碑被认定为“四旧”之物,先是由红卫兵用黄纸封盖,后被砸毁运走,放于城北大队市河边作为水码头的垫脚石之用,直至1987年北门大街拓宽时,城建局才找回此碑残体三分之一,根据清晰可辨的残文断字以及碑后的“韩信故里”字样,遂知此碑厚重的历史价值,虽经多方寻找,另外三分之二至今仍下落不明,已找到部分现已妥善保存于勺湖园碑林之中,供后人怀古瞻仰,并在府市口原碑旧址西北30米处仿照明代原貌复建“淮阴市”碑及碑楼供后人访古怀旧。

上文笔落至此,“淮阴市”碑归属问题基本阐述明确。此碑应初勒于明朝宣德至正统年间,相传原为秦汉淮阴故城之物,但并无时朝近代与原碑相关的文字、记载或实物、碑拓等流传于世明示后人。明朝宣德至正统年间镇淮官员王廷器在淮安老城府市口勒字上石,后毁。百余年后万历年间又由淮安知府刘大文重勒,并新建碑楼,兹为示表官民怀古之情以及对经济繁荣鼎盛时期淮安的抒情寄语,还顺及以全府之首之名表达了对本地军事奇才韩信的由衷景仰和崇拜之情。城处盛世、民安和谐,为在全府大力弘扬中华传统美德,同时期还在城中兴建了众多有记载但因各种原因已毁或不存的重要名胜,如胯下桥、漂母祠、韩侯钓台等等,以供后瞻。今码头镇并非秦汉淮阴故城,“淮阴市”碑更并非于今淮阴区码头镇移于淮安区府市口。今天的淮安区城区是淮安的古城区,淮安市的人文中心。信而好古是淮安重要的文化特征之一。“淮阴市”碑实乃淮城传古之物,勒于淮,建于淮。正所谓,非一城之物,何必索之。淮人熟知,明确万分。

参考:

①、乾隆《淮安府志》卷二《建置》《沿革》

②、乾隆《淮安府志》序

③、党建读物出版社《周恩来家世》第162页”

④、乾隆《淮安府志》卷二《建置》《沿革》中所示,秦时淮阴县即为后朝山阳县(所辖与今非等)。

⑤、万历元年、天启六年《淮安府志》

⑥、明代军事指挥职务 都指挥使属官,秩正三品,与都指挥同知分管屯田、训练、司务等事。

⑦、王瑜,字廷器,山阳人。以总旗隶赵王府。宣德八年进都指挥佥事,充左副总兵,代陈瑄镇淮安,董漕运,累进左军都督佥事。《明史》载:“淮安,瑜故乡也,人以为荣。在淮数年,守瑄成法不变,有善政。”

⑧、明中宪大夫直隶淮安府知府刘大文:山东博平二刘村人士。万历丙戌(1586)年进士,官淮徐道。万历二十四年任淮安府知事,二十五年(1597)任淮安知府。

注:王廷器在淮任职时间与刘大文在淮任职时间相差167年(宣德八年至万历二十五年)。

作者:张璞



免责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淮游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请网友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同本网联系的,请在相关作品刊发之日起30日内联系本网工作人员,过期则视为认同。本网客服QQ:3185251323。
最新资讯

最新资讯

副标题

淮讯
淮旅
淮食
淮史
淮文
淮艺
淮教
淮商
淮频
推荐阅读
运营机构:江苏嘉语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法律顾问:北京盈科(淮安)律师事务所
关于我们 │ 免责声明 │ 网站公告 │ 人才招聘 │ 帮助中心 │ 联系我们 │ 人员查询